八年級生物下冊期中檢測考試試題
發布者:網上發布
下學期期中考試試卷
八年級 生物
命題人:陳聲林 考試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題共40分,1—20小題,每題1分;21—30小題,每題2分。每個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將正確選項序號填入下表內)
1.若你到超市去買魚,可根據下列哪一特征來判斷魚是否新鮮:
A.鰓絲的顏色 B.鱗片是否完整 C.體表是否濕潤 D.身體有無損傷
2.鯽魚的運動方式是游泳,游泳主要靠:
A.尾鰭的作用 B.胸鰭和腹鰭的擺動
C.各種鰭的共同作用 D.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
3. 北京時間2010年10月26日,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因準確預測比賽結果而名聲大噪的章魚——“保羅”去世。下列有關章魚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遇到危險時會噴出墨汁似的物質,幫助逃跑,這是防御行為。
B.章魚貝殼退化,但有內殼 C.章魚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 D.章魚不是魚
4.蛇是一種爬行動物,其體表有角質的細鱗,請你猜猜這些細鱗的作用是:
A.可減少其敵害的攻擊 B.可減少其體內水分的散失
C.可保持恒定的體溫 D.可形成保護色
5.上周我們四中舉行了運動會,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雨后,小明同學在學校運動場的地面上發現有一些蚯蚓,這其中的原因是:
A.蚯蚓爬出地面來飲水 B.蚯蚓爬出地面來呼吸
C.蚯蚓喜歡在潮濕的地面上爬行 D.蚯蚓想借助潮濕的地面迅速改變生活環境
6.下列與野兔保持恒定體溫無關的是:
A.心臟分為四腔 B.兩條循環路線,運輸氧的能力強 C.有發達的四肢 D.體表被毛
7.鳥的下列結構中與“鳥的全身都為飛行而設計”含義不符的是
A.體內有氣囊 B.胸肌發達 C.前肢變成翼 D.有角質的喙
8.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什么組成的:
A.關節和骨骼肌 B.關節與骨 C.骨骼與骨骼肌 D.骨與骨骼肌
9..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疾病,患者關節腔內大量積液并伴有腫脹疼痛,那么其病變部位應是
A、關節面 B、關節軟骨 C、關節囊 D、關節腔
10.下列對動物行為的認識,錯誤的是
A.蛇的冬眠屬于動物行為 B.獸的吼叫屬于動物行為
C.鳥的飛行屬于動物行為 D.昆蟲的假死不屬于動物行為
11.在探究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時,不能選用下列哪一種動物
A.成年狗 B.小雞 C.小鵝 D.小鴨
12.在自然界中,正是由于下列哪項的存在,才使生物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生物與環境成為一個整體
①物質流 ②能量流 ③信息流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3. 用性引誘劑誘殺農業害蟲是利用了
A.取食行為 B. 昆蟲之間的通訊 C.遷徙行為 D. 學習行為
14.動物在促進生物圈的物質循環過程中,主要以什么角色擔當這一任務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旁觀者
15.有經驗的農民常在果樹開花時引來養蜂專業戶放置蜂箱,其目的是
A.開花過多,由蜜蜂破壞一部分 B.用蜜蜂防治害蟲
C.幫助傳粉,提高產量 D.增加田園風光
16.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應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其改造的是
A.動物的乳房 B.動物的基因 C.動物的大小 D.動物的食性
17.下列不屬于仿生產品的是
A.冷光燈 B.雷達 C.薄殼建筑 D.顯微鏡
18.日常生活中,通常用做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的是
A.細菌的形態 B.細菌的體積 C.細菌的結構 D.菌落
19. 假如你此刻手上有5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20分鐘繁殖一代計算,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3小時后,你手上的細菌數目是多少個?
A 12000 B 6000 C 25600 D 3200
20.下列關于真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過的方式繁殖后代 B.沒有單細胞的種類
C.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能產生孢子,孢子能發育成新個體
21.鯉魚不斷地用口吞水,由鰓孔排水,水中氧進入鯉魚體內的途徑是:
A.水→鰓絲→鰓→血液 B.水→鰓→血液 C.水→鼻→鰓→血液 D.水→口腔→血液
22.按照是否有脊柱可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下列全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
A、對蝦、螞蟻、墨魚 B.鱷魚、魷魚、娃娃魚
C.蝙蝠、蝴蝶、蒼蠅 D.青蛙、青魚、烏龜
23、在一個由水稻、蝗蟲、青蛙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如果將青蛙殺光,蝗蟲的數量變化可以用下列曲線圖中的哪一個來表示?
24、對群體生活的動物來說,沒有通訊就會出現一些狀況,下列狀況不會發生的是:
A.動物的個體間無法取得聯系 B.覓食與御敵較困難
C.不同性別個體交配繁殖受到影響 D.生活困難,立即死亡
25.以下說確的是:
A.細菌都是分解者 B.細菌的基本結構不包括鞭毛、莢膜和芽孢
C.細菌都是異養的 D.細菌細胞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26.青霉素是一種常見抗生素,下列菌類不受青霉素影響的是
A.細菌 B.鏈球菌 C.葡萄球菌 D.酵母菌
27. 分別將4份各100ml混有乳酸菌的牛奶裝入甲(500ml)、乙(250ml)、丙(150ml)、丁(100ml)4個錐形瓶中,密封保存,其中發酵最好的是
A.甲瓶 B.乙瓶 C.丙瓶 D.丁瓶
28、在用酵母菌家庭釀酒的過程中,從密封的發酵盆中檢測出三種物質的濃度變化(如下圖)圖中P、Q、R依次代表:
A、酒精、二氧化碳、氧氣 B、酒精、氧氣、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酒精、氧氣 D、二氧化碳、氧氣、酒精
29.下列有關菌落的描述正確的是
A.每個菌落由大量不同種細菌組成
B.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種類
C.細菌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 D.一個菌落是由一個細菌細胞形成的
30.有些生物靠從死的生物體內吸取有機物來維持生活,這樣的營養方式是
A.自養 B.寄生 C.腐生 D.共生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60分,若無特殊說明每空1分)
31、.閱讀下面的資料并回答問題:
資料一:一只失去雛鳥的美國紅雀總是給養魚池邊浮到水面張口求食的金魚喂它捕來的昆蟲,就像喂養自己的雛鳥一樣,一連喂了好幾個星期。
資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碰巧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偷喝牛奶。
資料三:有些鳥類在遷徙的途中休息時,總有一些“站崗放哨”的。當發現敵害時,它們或狂奔或大聲鳴叫或使勁扇動翼做起飛狀,使群體迅速做出防御敵害的準備或者逃生。
(1)美國紅雀喂魚的行為是由其體內的____所決定的行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為是在___因素的基礎上,通過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為。從維持動物本身生存的意義上來說,后一行為比前一行為更能_____。
(2)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美國紅雀喂魚的行為屬于_____行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為屬于____行為。
(3)資料三中提到的鳥群的這種行為屬于_____行為,理由是__________。這種行為對于群體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右圖是草原生態示意圖,請回答:
(1)從圖中可以看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_________關系,這就形成了____________。
(2)此圖中共有______條食物鏈,最長的一條食物鏈可表示為__________ 。
(3)如果大量捕獵狐,那么鷹的數量在一定時間內的變化是___________。
(4)人們為了保護牧草而大量捕殺老鼠,這項舉措給這個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
(5)右圖能表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嗎?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
(6)此食物網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 體內含有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是___
33.近日,東洞庭湖迎來了從西伯利亞、蒙古等地遷徙來的候鳥。據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統計,截止到2010年10月27日,共記錄到剛剛遷徙來的候鳥21種,10469只。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黑鸛等。預計今年到東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將達到9萬多只。
根據以上材料請回答:
(1)候鳥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蒙古等地到東洞庭湖越冬。這一行為從功能上看屬于___行為。
(2)黑鸛在飛行時,其呼吸方式是______
(3)這些候鳥在飛行時,也能排糞便,原因是_____,這樣的好處是_______
(4)鳥的體型是______,這樣的好處是___________。
(5)鳥口中無齒,但哺乳動物口腔中卻有牙齒,草食動物與肉食動物牙齒分化上的不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右圖分析了鍛煉時上肢肌肉的協作關系,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⑴.當伸肘時,以①為主的肌群處于 狀態;而以②為主的肌群處于另外一種狀態。
⑵.屈肘將啞鈴舉到胸前時,感到非常吃力,說明力量不足的肌肉主要是 。(填序號)
⑶.觀察圖中一組肌肉的兩端附著的位置,它們附著在 (相同,不同)骨上。
⑷.由伸肘變屈肘時,②的狀態變化是 。
⑸.鍛煉時,①和②相互配合,動作協調,此時除運動系統外,起到調節作用的是 。
⑹.當上肢自然下垂時,①和②的狀態是( )
A 同時收縮 B 同時舒張
C ①收縮,②舒張 D ①舒張,②收縮
35.右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①號瓶、②號瓶內都裝有肉湯,A組表示①號瓶煮沸,②號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B組所示),數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請回答:
(1)A、B兩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細菌的有無 C.肉湯的多少
B組中控制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A組中控制變量的方法則是_________。
(2)A組中肉湯仍保鮮的是______瓶,而將其瓶頸打斷后,變質的原因是空氣中的_______進入瓶內。
(3)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是否要經過重復多次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__________
(4)“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脫水法
36.已知酵母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也能進行無氧呼吸。某同學想要探究酵母菌在無氧環境下產生酒精,他們將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為兩等份,分別裝入相同的兩個燒瓶中,將這兩個燒瓶同時置于30℃左右條件下,并定時向乙裝置內通入新鮮空氣。經過相同的時間后,觀察實驗結果。請你分析后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甲和乙形成一組______,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如果用溫度計測量兩燒瓶內溶液的溫度,則溫度較低的一組是______
(3)本實驗的結果是___組能夠產生酒精,能夠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是_____,由此可以證明有___氣體產生。
(4)真菌的繁殖方式一般為_______。
(5)酵母菌與細菌相比較,兩者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__________
37.根據已學過的知識,思考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為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某小組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將同一種樹葉分成甲、乙兩組,實驗中滴加蒸餾水,讓樹葉保持潮濕。將甲、乙兩組都進行滅菌處理,甲組放在無菌環境下,乙組接種細菌后放在無菌環境下。
①這個方案的實驗組是_____,對照組是_______,變量是_______
②實驗過程中為什么要滴加蒸餾水讓樹葉保持潮濕?____________,換成自來水可以嗎?____ 為什么?____________
(2)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蘑菇常采用____法保存。袋裝牛奶常采用____法保存。臘肉常采用_____法保存。
38. 菜青蟲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蟲,它總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這一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嗎?在圍繞這一問題進行探究時:
⑴ 你作出的假設是 。
⑵ 菜青蟲從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這樣飼養是為了 。
⑶ 在實施計劃時,準備十字花科植物的葉(如白菜)和其他植物的葉(如芹菜)。在這里,作為對照組的葉片是 ,作為實驗組的葉片是 。然后分別榨取部分汁液,將榨取的汁液分別涂抹在形狀、大小和顏色相同的濾紙上,將兩片涂了蔬菜汁液的濾紙水平放在實驗臺上,然后將10只菜青蟲放在兩片濾紙之間,靜止幾分鐘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