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應該培養的學習方法
發布者:網上發布
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局性,習慣之為常。”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正如培根所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習慣的不同,它們不是造就一個人,就是毀滅一個人。”可見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正確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功課、發展才智的重要條件。小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其自身的某些不良行為習慣開始顯露和張揚,此時,正需要我們對他們的習慣進行校正和培養,養成一種有效的學習習慣.
而目前我們二年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這門學科中,存在著許多不良習慣。如:許多學生坐姿不正,導致視力下降。有些學生書寫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跡很難讓別人看懂;看錯數字或運算符號,也常有發生。有些學生計算粗心大意,經常出錯,計算后也不檢查驗算。有些學生做作業不善于獨立思考,愛抄襲別人的。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學生對作業中做錯的題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時糾正,而是走馬觀花、一帶而過。長此以往,便產生了錯誤的積累,嚴重地影響了后繼學習。結合這些不良習慣,對照學習習慣基本要求,我們將從以下幾下方面去落實:
一、在常規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習慣意識: 1、預習與復習的習慣。
以往,有的老師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新課上完后,學生才知道學習了什么,這樣無準備的學習,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是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在那里,帶者疑問上課,從而可以提課堂學習效率。教學時間表明,課堂上學生學會了的東西,課后還會忘記,這是大腦遺忘規律的表現。因此,只有即使復習,才能降低遺忘率,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平時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彌補學生知識的缺陷。
2、課前準備習慣
課前準備是良好課堂秩序的一種保障,學生每次上完課后及時收拾好上節課學習用品并準備好下節課用品如課本、工具書、練習本、筆記本、文具等學習用品并要按一定順序擺放。這樣既避免了課堂上雜亂無章的現象,又節省了課堂時間。
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1、培養良好的坐姿習慣
小學生的骨骼正處于發育階段,柔韌性非常好,但同時也非常容易受到“沖擊”。小學生在讀寫時如果坐姿不正確,久而久之,將養成不良的坐姿習慣,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變形,不利于身體保持平衡,出現駝背或肌肉疲勞等癥狀。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習慣,我們在課堂上經常要用一句話來提示學生,“坐如鐘”一句簡短的語言,能提醒學生及時改變不良的坐姿。我還經常告訴學生坐姿與自己的視力也密切相關。不正確的坐姿會造成眼睛的疲勞、使眼睫狀肌長期處于緊張狀態,長期以往,勢必導致視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會影響自己將來身體美,不良坐姿還會影響將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確地引導培養,學生均能逐漸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
2、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